市委黨校石校長為剛成立的鼎盾黨支部上第一堂黨課內容之三: 弘揚精神再出發
南通鼎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
發布時間:
2023-03-06
人無精神而不強,國無精神則不立。重提治沙精神,就是要有敬業精神、吃苦精神、團結精神,弘揚精神再出發。
一、以上率下,才能凝聚磅礴力量。領導干部以上率下非常重要。“風成于上,俗化于下”,作為領導干部,以什么樣的形象出現在干部群眾面前,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情,而是關系到一種風氣的孕育、一種環境的形成。“火車快不快,全靠車頭帶”,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,領導干部必須率先垂范、以身作則,一級做給一級看、一級帶著一級干,放好樣子、作出示范,做到發展有我、實干看我、奮斗忘我,這樣才能凝聚起勠力同心的磅礴力量。
二、發憤圖強,才能真正逆勢突圍。“發憤”:意思是指下決心;立志;自覺不滿足,而奮力為之。上世紀七十年代,時任縣委書記唐如浴向全縣人民發出了:“小六子,吃供應,兩頂帽子甩東海”的口號。“小六子”:如皋連續多年在南通六個縣考核排名第六。“吃供應”:如皋連續多年依靠國家撥付供應的糧草。憑借不甘人后的心氣和永不示弱的志氣,徹底挖除窮根,甩掉了“小六子”、“吃供應”的落后帽子。沒有思想上的破冰,就難言行動上的突圍。面對跨江融合發展新機遇,更加需要我們發揚發憤圖強的拼搏精神,在思想大解放中轉變思路、抓住機遇、跟上時代,要跳出如皋看如皋,打破視野局限和思維定勢,主動把如皋發展放到更大格局、更長周期中審視定位,與強的比、同快的賽、向高的攀,堅決破除條條框框限制以及看攤守業思想。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要有“立大志、吃大苦”的決心、“爭先進、創一流”的干勁以及“建新業、立新功”的豪情,積極搶抓發展機遇,這樣才能逆勢突圍。
三、敢于斗爭,才能探得求變之方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衡量黨員、干部有沒有斗爭精神、是不是敢于擔當,就要看面對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劍、面對矛盾敢不敢迎難而上、面對危機敢不敢挺身而出、面對失誤敢不敢承擔責任、面對歪風邪氣敢不敢堅決斗爭。依靠斗爭贏得未來。面對高沙土,敢不敢斗爭?當時的如皋縣委沒有退縮、不等不靠,毅然決然地向大自然發起挑戰。現在少數的黨員干部面對發展中的難題出現了“歇一歇”、“等一等”的“逃兵”思想,這是絕對不可取的。目前我們的發展處于不進則衰、小進也是退的階段,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在淬煉思想的過程中涵養敢于斗爭的底氣,更要主動投身實踐,多在困難矛盾多的地方、在嚴峻復雜的時候、在處理急事難事中接受磨煉,在斗爭中不斷地汲取教訓、積累經驗,練就一身真本領、硬功夫,這樣才能探得求變之方。
四、真抓實干,才能鑄就新的輝煌。“真抓”:抓主要矛盾,做正確的事情。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,堅持科學發展,不斷提升發展理念。“實干”:解決主要矛盾,把事情做正確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春季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中青年班開班式上曾告誡大家:“要堅持真抓實干、狠抓落實,一切工作都要往實里做、做出實效,不好高騖遠、不脫離實際,力戒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。”讓更美麗的人居環境成為群眾的自覺追求。當前我們弘揚治沙精神,首要的就是緊緊圍繞“挺進縣域二十強、爭創文明典范城”、“打造跨江融合發展樣板區”的目標定位,切實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上來,在真抓實干中下功夫,以實為要、以干為重、以成為本,樹立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、“甘當鋪路石,愿抓未成事”的信念。以真抓實干的行動,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,這樣才能鑄就新的輝煌。
精神的強大,在于它具有穿透時代的生命力,歷久彌新而生生不息。曾經憑借不向困難低頭的心氣和人定勝天的志氣,如皋馴服了大自然的“高沙”。如今,面對鼎盾保安公司發展的新機遇、新藍圖,我們需要進一步弘揚“治沙精神”,找準、治好如今思想上的“高沙”,跑好“接力賽”,履好“安防”擔當,以實際行動確保一方平安。(完)